如何使用: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class=等级
]]
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,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。
English |
简体中文 |
繁體中文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unknown |
未知 |
未知 |
habitable |
宜居 |
宜居 |
deadzone |
死区 |
死區 |
pending |
等待分级 |
等待分級 |
n/a |
不适用 |
不適用 |
amended |
修正 |
修正 |
omega |
终结 |
終結 |
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,如下方代码所示: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lang=cn/tr
|class=等级
]]
在
lang 处选择语言,cn 表示简体中文,tr 表示繁体中文,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。
自定义等级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lang=cn/tr
|class=等级名字
|color=#000000(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。)
|image=链接(至图片的链接。)
|one=在这
|two=随便
|three=放文字
]]
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:
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,将代码放入到 [[module css]]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。在这一组件中,不要把 [[module css]] 放在 [[include]] 里面,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。
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/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,因为组件的 |color=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:
[[module css]]
.sd-container {
/* 字体 */
--sd-font: Poppins, Noto Sans SC, Noto Serif SC;
/* 边框 */
--sd-border: var(--gray-monochrome); /* 大多数等级 */
--sd-border-secondary: 0, 0, 0; /* 不适用 */
--sd-border-deadzone: 20, 0, 0; /* 死区 */
/* 标志 */
--sd-symbol: var(--sd-border) !important; /* 大多数标志 */
--sd-symbol-secondary: 255, 255, 255; /*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*/
/* 文本 */
--sd-bullets: var(--sd-border) !important; /* 点句符文本颜色 */
--sd-text: var(--swatch-text-secondary-color); /* 顶部框文本颜色 */
/* 等级颜色 */
--class-0: 247, 227, 117;
--class-1: 247, 227, 117;
--class-1: 255, 201, 14;
--class-2: 245, 156, 0;
--class-3: 249, 90, 0;
--class-4: 254, 23, 1;
--class-5: 175, 6, 6;
--class-unknown: 38, 38, 38;
--class-habitable: 26, 128, 111;
--class-deadzone: 44, 13, 12;
--class-pending: 182, 182, 182;
--class-n-a: 38, 38, 38;
--class-amended: 185, 135, 212;
--class-omega: 25, 46, 255;
}
[[/module]]
旧版颜色:
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,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,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:
[[module css]]
.sd-container {
--sd-border: 90, 29, 27;
--sd-image: 90, 29, 27;
--sd-symbol: 90, 29, 27;
}
[[/module]]
描述:
Level KP-60是一处被植被吞噬的废弃科研综合体,其异常性质与「光轮科技」遗留实验产物密切相关。
层级结构
1. 地表区域
如何使用: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class=等级
]]
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,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。
English |
简体中文 |
繁體中文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unknown |
未知 |
未知 |
habitable |
宜居 |
宜居 |
deadzone |
死区 |
死區 |
pending |
等待分级 |
等待分級 |
n/a |
不适用 |
不適用 |
amended |
修正 |
修正 |
omega |
终结 |
終結 |
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,如下方代码所示: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lang=cn/tr
|class=等级
]]
在
lang 处选择语言,cn 表示简体中文,tr 表示繁体中文,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。
自定义等级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lang=cn/tr
|class=等级名字
|color=#000000(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。)
|image=链接(至图片的链接。)
|one=在这
|two=随便
|three=放文字
]]
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:
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,将代码放入到 [[module css]]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。在这一组件中,不要把 [[module css]] 放在 [[include]] 里面,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。
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/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,因为组件的 |color=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:
[[module css]]
.sd-container {
/* 字体 */
--sd-font: Poppins, Noto Sans SC, Noto Serif SC;
/* 边框 */
--sd-border: var(--gray-monochrome); /* 大多数等级 */
--sd-border-secondary: 0, 0, 0; /* 不适用 */
--sd-border-deadzone: 20, 0, 0; /* 死区 */
/* 标志 */
--sd-symbol: var(--sd-border) !important; /* 大多数标志 */
--sd-symbol-secondary: 255, 255, 255; /*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*/
/* 文本 */
--sd-bullets: var(--sd-border) !important; /* 点句符文本颜色 */
--sd-text: var(--swatch-text-secondary-color); /* 顶部框文本颜色 */
/* 等级颜色 */
--class-0: 247, 227, 117;
--class-1: 247, 227, 117;
--class-1: 255, 201, 14;
--class-2: 245, 156, 0;
--class-3: 249, 90, 0;
--class-4: 254, 23, 1;
--class-5: 175, 6, 6;
--class-unknown: 38, 38, 38;
--class-habitable: 26, 128, 111;
--class-deadzone: 44, 13, 12;
--class-pending: 182, 182, 182;
--class-n-a: 38, 38, 38;
--class-amended: 185, 135, 212;
--class-omega: 25, 46, 255;
}
[[/module]]
旧版颜色:
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,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,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:
[[module css]]
.sd-container {
--sd-border: 90, 29, 27;
--sd-image: 90, 29, 27;
--sd-symbol: 90, 29, 27;
}
[[/module]]
- 占地约12平方公里,覆盖茂密的突变型针叶林(树木高80-120米,树干分泌荧光树脂)。
- 可见6栋残破的玻璃幕墙办公楼与3座实验塔楼,内部设备已锈蚀,但部分电子屏仍间歇性闪烁「ERROR 0x60F4A2」故障代码。
2. 地下设施(通过电梯井或通风口进入)
如何使用: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class=等级
]]
class 处的可用参数包括以下内容,支持简繁体及英文输入。
English |
简体中文 |
繁體中文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unknown |
未知 |
未知 |
habitable |
宜居 |
宜居 |
deadzone |
死区 |
死區 |
pending |
等待分级 |
等待分級 |
n/a |
不适用 |
不適用 |
amended |
修正 |
修正 |
omega |
终结 |
終結 |
该组件支持简繁切换,如下方代码所示: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lang=cn/tr
|class=等级
]]
在
lang 处选择语言,cn 表示简体中文,tr 表示繁体中文,不填默认选择简体中文。
自定义等级
[[include :backrooms-wiki-cn:component:level-class
|lang=cn/tr
|class=等级名字
|color=#000000(带有井号的十六进制色号代码。)
|image=链接(至图片的链接。)
|one=在这
|two=随便
|three=放文字
]]
使用 CSS 进行自定义:
你可以使用 CSS 进行额外的自定义,将代码放入到 [[module css]] 中或者是放入到页面的版式内都可以。在这一组件中,不要把 [[module css]] 放在 [[include]] 里面,把它放在那个的下面或者是页面的顶部或底部。
将这些代码放入到你的页面/版式中以编辑所有的颜色,因为组件的 |color= 部分仅能控制背景:
[[module css]]
.sd-container {
/* 字体 */
--sd-font: Poppins, Noto Sans SC, Noto Serif SC;
/* 边框 */
--sd-border: var(--gray-monochrome); /* 大多数等级 */
--sd-border-secondary: 0, 0, 0; /* 不适用 */
--sd-border-deadzone: 20, 0, 0; /* 死区 */
/* 标志 */
--sd-symbol: var(--sd-border) !important; /* 大多数标志 */
--sd-symbol-secondary: 255, 255, 255; /* 4 级以上的是白色 */
/* 文本 */
--sd-bullets: var(--sd-border) !important; /* 点句符文本颜色 */
--sd-text: var(--swatch-text-secondary-color); /* 顶部框文本颜色 */
/* 等级颜色 */
--class-0: 247, 227, 117;
--class-1: 247, 227, 117;
--class-1: 255, 201, 14;
--class-2: 245, 156, 0;
--class-3: 249, 90, 0;
--class-4: 254, 23, 1;
--class-5: 175, 6, 6;
--class-unknown: 38, 38, 38;
--class-habitable: 26, 128, 111;
--class-deadzone: 44, 13, 12;
--class-pending: 182, 182, 182;
--class-n-a: 38, 38, 38;
--class-amended: 185, 135, 212;
--class-omega: 25, 46, 255;
}
[[/module]]
旧版颜色:
如果你不喜欢新版的样式,想要用回旧版的红色边框色,只需要在你的页面中与组件一同引入下方的代码:
[[module css]]
.sd-container {
--sd-border: 90, 29, 27;
--sd-image: 90, 29, 27;
--sd-symbol: 90, 29, 27;
}
[[/module]]
- 由可移动的六边形舱室组成,墙壁每72分钟按非欧几里得模式重组一次,形成动态迷宫。
- 空气循环系统泄漏未知神经毒素(KP-60-TX),浓度>2ppm时将引发:
暴露时间 |
症状 |
0-15min |
幻听、方向感丧失 |
15-30min |
现实感剥离(分不清墙壁虚实) |
>30min |
永久性大脑杏仁核钙化 |
核心异常现象
1. 转化凝胶池
- 位于地表中心区,直径200米的蓝色胶状湖泊,由光轮科技「跨维度粘合项目」失败产物构成。
- 特性:
- 接触者会被包裹在蜡质外壳中,意识保持清醒但无法移动(参见[实验记录KP60-G09])。
- 琥珀营地利用特制负压泵提取「再生凝胶」(需过滤87%的毒性成分)。
2. 活化监控系统
- 地下墙壁嵌有功能完好的摄像头(型号XC-60β),具备以下行为模式:
- 检测到生命体征后触发警报,引发墙壁挤压(压力可达20吨)。
- 拍摄的照片会实时出现在地表办公楼的传真机内,疑似存在量子纠缠传输。
3. 光轮科技遗产
- 实验室残存设备包括:
- 分子重组器:将有机物转化为金属玻璃(试验品D-7722因此成为活体雕像)。
- 阈限稳定舱:可暂时免疫地下毒素,但会诱发72小时失忆症。
基地,前哨和社区
- 位于凝胶池东侧,驻扎45人,配备空气过滤塔与凝胶提纯装置。
- 提供抗毒素注射服务(有效期8小时),每次收费10L杏仁水。
- 占据地下B7层固定舱室(通过纳米锚固技术抵抗结构重组),12人科研团队研究墙壁运动规律。
- 禁止流浪者接近,违者使用镇静剂飞镖驱逐。
- 仅有5人驻守,藏匿于地表2号实验塔地下室,通过倒卖旧科技零件换取资源。
- 被R.P.C.列为「潜在威胁」,但尚未采取清除行动。
入口与出口
入口
出口
实验记录KP60-G09
日期:2021/3/8
对象:D-5543(自愿者)
过程:
- 右手浸入凝胶池120秒,蜡质化蔓延至肩部后被紧急截肢。
- 截肢部分在2小时后自发重组为类蜘蛛形态(现收容于琥珀营地实验室)。
结论:凝胶具有跨物种基因拼接能力,严禁非管控接触。
警告:地下设施的重组规律与神经毒素浓度呈负相关,R.P.C.监测数据显示其结构稳定性正以每年4.7%速率衰减,预计2035年将引发层级坍缩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