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vel KP -5

评分: +6+x

生存难度:

等级 5E - 生物危害

  • 不安全
  • 不稳定
  • 重大生物危害

Level KP -5是后室KP层群的第五个负数楼层,其被毁灭于一场空前的灾难。

描述

3

如今的Level KP -5

Level KP -5是一座被黑暗笼罩着的瘟疫之城,其内部环境潮湿阴冷。本层的面积在最后一次测量时为70万平方千米,城市占十万平方千米,其余面积为无限延伸的农田,并且还在不断扩张中由于层级被摧残到无法居住,暂时未知是否仍在扩张之中。

Level KP -5的温度在大灾难之前是变化的,并且拥有三个季节,温度变化与前厅中纬度地区类似;在灾难之后,本层的温度一直维持在16摄氏度,空气潮湿度同时大幅增加;所幸的是,本层的低温防止了灾难的扩散,但所有流浪者离开本层时仍需要检查是否携带瘟疫,这是为了其他层的安全而着想。

Level KP -5的城市被开发了大约六万平方千米,在被破坏前是一座人口充足,工业发达的大型聚集地,也是U.A.H.曾经的主要基地。

摧毁前的Level KP -5

Level KP -5在被摧毁前是一座大型的城市与农田的聚合体,大部分区域被开发以利用,居民人数众多。本层一共分为两个区域,城市与农田:

城市

城市是本层最主要的区域,其面积约六万平方千米。在城市中可以发现众多的建筑物,包括居民楼,商场,写字楼,公园等等。居民楼多为五层的老式居民楼为主,在被开发前内部空无一物,但有基本的家具与家电,在被改造后用于流浪者的居住。商场则相对较于豪华,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的商场。所有商场的制式都是相同的,不同楼层分别卖着不同的物品,流浪者可以在这里购买衣服,生活用品,卫生用品,食品水等物资。每当商场里的物资消耗完时,城市内的工厂总会生产出一批新的物资供继续消费。

1

一张被拍摄于Level KP -5摧毁前的照片,准确日期为1997年

Level KP -5城市区的工厂是自动运行的,但是原料仍需要人工采集,因此U.A.H.专门派遣了一支用于采集物资的探险队以补充层级内的补给。工厂结构较于老旧,生产的产品也多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常见物品。值得注意的是,工厂的生产线是不能被随意破坏的,如果被破坏将永远无法重新运行。

城市区一共拥有3个公园,公园内种植热鲜花与灌木,拥有草地,游乐场,沙滩,人工湖等休闲场地,在公园内还可以看见一些小摊,内部有自动补充的零食与玩具。公园的部分区域会出现一些很深的坑,坑中可能会散发一些有害气体。

Level KP -5城市区的道路四通八达,甚至拥有立交桥与公交站系统。公交车由无面灵运行,这也是本层唯一存在的实体。它们受到11效应的影响,除了日常使用公交车并不会做出其他行为,但可以与人类对话。

田野区

Level KP -5城市区域以外皆为大片的田野,连绵不断且没有边界。田野中的土壤潮湿且富有营养,为黑土地,这也使得上面生产的大麦极其茂盛。在这片田野上种植的植物多为大麦与各类杂草,也有十字花科的植物,但是很少会出现房屋或者树木。

现在的Level KP -5

2

使用无人机拍摄的城市区郊区

由于经过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,本层遭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。首先是田野区爆发了极其严重的繁生效应,这种效应使得真菌进行过分的生长与繁衍,并且以瘟疫的形式迅速蔓延,瘟疫很快在城市中流行,并且附着在建筑物上使得传播更加快速。当流浪者感染上这种真菌之后存活率极低,因此本层现在已无任何人类居住。

Level KP -5如今的城市区已变成一片空城。城市内部的居民楼摇摇欲坠,外墙与屋顶附着了大量的菌丝,居民楼内部的很多家具都没来得及搬迁,仍留在原位;持续不断的阴冷寒风侵蚀着居民楼墙面,部分房屋已经开始漏水与坍塌。商场内部则被巨量的植物所侵占,植物深深扎根在每寸土地上,致使大部分的商场已经坍塌。

城市区的中央相较于郊区受到的损害较小,但仍不宜居住。由于繁生效应使Level KP -5的天空永远停留在黑天,加之瘟疫的传播,哪怕并没有被植物侵占的地区,也是极度危险的。现在城市区只有少量区域仍有人员停留,并且随时准备撤离。

实体报告

IETS:5E
IETS
:5
智能:E
:root {
    --box-border: var(--gray-monochrome);
    --box-shadow: var(--swatch-tertiary-color);
    --box-color-0: 27, 122, 44;
    --box-color-1: 88, 248, 70;
    --box-color-2: 211, 186, 0;
    --box-color-3: 239, 149, 0;
    --box-color-4: 254, 110, 24;
    --box-color-5: 253, 69, 69;
}
.extrabox {
    float: right;
    position: relative;
}
.box {
    position: relative;
    width: max-content;
    min-width: 11rem;
    display: flex;
    flex-direction: column;
    height: 2.25rem;
    box-sizing: border-box;
    padding: 0 0.5rem;
    background: rgb(var(--pale-gray-monochrome));
    border-left: 0.5rem solid rgba(var(--box-border), 0.5);
    box-shadow: 
        inset 0 0 0 0.0625rem rgba(var(--box-shadow), 0.5),
        inset 0.0625rem 0 0 0 rgba(var(--box-shadow), 0.5),
        inset 0 -0.0625rem 0 0 rgba(var(--box-shadow), 0.75);
    transition: height 0.25s cubic-bezier(0.4, 0, 0.2, 1);
    font-family: Inter, "Noto Serif SC", sans-serif;
    cursor: default;
    overflow: hidden;
}
.box br {
    display: none;
}
.box .iets-before {
    position: relative;
    font-size: 1.5rem;
    display: flex;
    opacity: 1;
    right: 0;
    top: 0;
    transition: opacity 0.25s cubic-bezier(0.4, 0, 0.2, 1);
}
.box .iets-after {
    position: relative;
    right: 999rem;
    top: 0;
    opacity: 0;
    transition: 
        opacity 0.25s cubic-bezier(0.4, 0, 0.2, 1),
        top 0s 0.25s,
        right 0s 0.25s;
}
.box .iets-before .iets-link {
    opacity: 1;
}
.box:hover {
    height: 5.063rem;
}
.box:hover .iets-before {
    top: -2.25rem;
    right: 999rem;
    opacity: 0;
    transition: 
        opacity 0.25s cubic-bezier(0.4, 0, 0.2, 1),
        top 0s 0.25s,
        right 0s 0.25s;
}
.box:hover .iets-after {
    display: flex;
    flex-direction: column;
    top: -2.25rem;
    right: 0;
    opacity: 1;
    transition: opacity 0.25s cubic-bezier(0.4, 0, 0.2, 1);
}
.box .iets-after .iets-link {
    font-size: 1.5rem;
}
.extrabox[class*="{"] .lang-tr,
.extrabox[class*="cn/tr"] .lang-tr,
.lang-cn .lang-tr,
.lang-tr .lang-cn {
    display: none;
}
 
.box.class-0 {
    --box-border: var(--box-color-0);
    --box-shadow: var(--box-color-0);
}
.box.class-1 {
    --box-border: var(--box-color-1);
    --box-shadow: var(--box-color-1);
}
.box.class-2 {
    --box-border: var(--box-color-2);
    --box-shadow: var(--box-color-2);
}
.box.class-3 {
    --box-border: var(--box-color-3);
    --box-shadow: var(--box-color-3);
}
.box.class-4 {
    --box-border: var(--box-color-4);
    --box-shadow: var(--box-color-4);
}
.box.class-5 {
    --box-border: var(--box-color-5);
    --box-shadow: var(--box-color-5);
}

实体编号:KP-17

栖息地:Level KP -5Level KP-9(存疑).

Entity kp-17是本层特有的实体,被发现者称为白色死神,同时也是本层被毁灭的直接原因。

描述

Entity KP-17最早发现于本层的田野之中,是一种具有强烈寄生性的真菌类实体。该类真菌最早出现于A.E.A的前哨站之中,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危害。

Entity KP-17会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快速繁殖,它们的栖息地从田野一直延伸到城市,并且感染速度极快,通常一天就能蔓延10到20米的菌丝,而这仅仅是可见的,更加细小的菌丝或早已经在灾难爆发前就蔓延了整个层级。

危害性

Entity KP-17是一种拥有强寄生性的真菌,被寄生的生物将在很快的情况下被吸干营养,成为一具干尸。

如果你不幸被感染,将会出现以下状况,请做好应对,并及时查看Entity KP-17档案

  • 突然感到奇怪的疲劳
  • 无力感
  • 视线昏花并且头昏
  • 思考能力下降,并且记忆力变得极差
  • 眩晕感
  • 发现手指尖出现白色丝状物

应急治疗

发现自身被感染后可以用以下方法缓解

首先使用75%浓度的酒精清洗身体,一定要注意清洗口鼻耳等身体内外连接处。在清洗完成之后迅速饮用大量杏仁水,保持最少量的进食。目前对此感染并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,这只是有可能保命的方法,愿您尽快康复。

不得隐瞒任何被感染的信息,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!

基地,前哨与社区

大部分基地前哨与社区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后彻底消失,现仅存一个前哨站。

U.A.H.(地球联合探险者联盟)共和国首府【已毁灭】

  • 在此地最早建立了一个基地
  • 成员人数约7000人,多为普通居民
  • 在城市区域有着大片的区域
  • 依靠种植农田与生产物资为生
  • 现已撤离

U.A.H.阿塔纳斯泽社区【已毁灭】

  • 为了分担人口压力建立的另一个新社区
  • 成员数量约3200人,多为军事居民
  • 在城市区域工厂生产物资为主
  • 现已撤离

A.E.A摩西塔基地 【已毁灭】

  • 在此地安置居民以供继续探索
  • 成员数量约120人
  • 在田野区种植大麦
  • 第一个遭受灾难的社区

U.A.H.危险前哨站

  • 在撤离所有居民后留下来的勇士所建造
  • 勇士共8人
  • 在中心区一栋房屋内居住
  • 会带走所有误入此地的流浪者
  • 定时会有补给到达该前哨站

入口与出口

入口

由于本层具有高危害性,所有的入口皆已被封锁,如果您不得不到达本层,请记得永远遵守危险前哨站人员的指挥,它将让你安全的在此处探索。

唯一允许进入的入口位于Level KP-32,您可以在地铁候车口等待一辆通往本层的列车,这通常需要很久。

出口

在误入到本层后请勿自行寻找出口!迅速的沿着我们设下的路标来到前哨站,前哨站的人员将会指挥你离开这里,这是最安全且没有后患的离开方式。

我们不提供除了去前哨站以外任何出口,这并不是恶意隐瞒信息,而是为了全后室的人类着想,本层的瘟疫在传播到其他层级之后基本等于毁灭,请您遵守规则。


本网站不完全遵守CC协议-遵守CC协议的页面已标明